基于理性人假设,会用5块钱买个甜筒意味着在购买者看来甜筒的价值高过购买甜筒的成本。甜筒的价格属于购买甜筒的成本的一部分。
5块钱丢了不心痛,为什么对购买者来说价值超过5块钱的甜筒掉了就很心痛呢?
这样的问题一般都会采用行为经济学当中禀赋效应来进行解释。除了经济学角度来描述【五块钱的冰激凌掉了比五块钱掉了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大】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我希望能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内在的心理成因。
禀赋效应是指个体在拥有某物品时对该物品的估价高于没有拥有该物品时的估价的现象。在行为经济学中,禀赋效应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验证这个理论的试验也不在少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在1990年通过咖啡杯做了一次试验,他找来一批学生,将价值6美元的咖啡杯随机分给其中一半,作为【卖方】,另一半则为【买方】。结果显示,有只要价格低于5.25美元,有咖啡杯的学生就不愿意卖,而高于2.75美元,没咖啡杯的学生就不愿意买。
这种现象其实广泛存在于生活中,并且不随年龄和经验的增加而减弱。最近有研究表明,部分灵长类动物对于食物也会表现出禀赋效应。
· 损失规避 (loss aversion)
损失规避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比如在咖啡杯的试验当中,卖方把失去咖啡杯当做损失,把得到金钱看做收益;而买方则把失去金钱作为损失,把得到咖啡杯看做收益。由于损失比等量受益产生的心理感受更加强烈,所以双方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痛苦,卖方尽量抬高卖价,买方尽量压低买家,从而产生禀赋效应。
· 心理拥有感理论(connection-based/psychological ownership theory):
在拥有一件物品之后,人会把很多自我和物品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很难放弃之间物品,这个结合现象主要通过两个路径:
1)拥有会产生一种在物品和个人不能转移的结合,让物品有一种拥有者的在我概念在里面,成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也有了个人的需要特征,也就是传说中的有了感情,而失去这个物品像是一种对自我的威胁。
2)通过自我参照记忆,人们会更容易记得所有和自己有关的记忆,因此人们会更容易记得自己拥有过的东西多于没有拥有过的。也就是说在丢失了一个东西之后,关于它的记忆会不断涌现,而失去就别的更难过。
禀赋效应的产生机制的取向主要来自心理学和经济学,但两种学科对于其解释可能都存在一定缺陷。禀赋效应产生的根源,在未来仍需要去探究。
另外,影响禀赋效应强弱的因素很多,动机、情绪包括物体本身都会有一定影响。譬如,如果在炎炎夏日掉了一个五块钱的甜筒,可能比丢了十块钱还痛苦,但是在冬天可能就并不如此。如果在心情低落时去买了甜筒想享受下的情况掉了,痛苦又更被放大了。
无论如何,既然「得到后再失去」远比「从未得到」更痛苦,为了香蕉频污app的得来不易的幸福感,那么香蕉频污app最应该做的,就是珍惜手中的「甜筒」,这也可以应用在生活方方面面。
香蕉视频污片香蕉视频app还提供一些其他的产品,主要就包括:振动流化床香蕉视频app机,锥形螺带混合香蕉视频app机,锥形螺带真空香蕉视频app机,锥形螺带真空混合香蕉视频app机,气流香蕉视频app机,快速旋转闪蒸香蕉视频app机,沸腾制粒香蕉视频app机,盘式连续香蕉视频app机,真空耙式香蕉视频app机,高速离心喷雾香蕉视频app机等,欢迎有需要的联系香蕉频污app。